同仁堂的歷史
過去的年代人們有了病都看中醫,吃中藥,北京城里的中藥店有很多,最有名的是位于大柵欄的同仁堂,位于菜市口的鶴年堂,崇文門外大街的千芝堂也比較知名。同仁堂創辦于清康熙年間,確切年代已無法考證,但不晚于1669年。同仁堂的創辦人姓樂,是浙江寧波人,祖上早在明永樂年間就來到北京,幾代人都是以行醫賣藥為業。到了清初,樂家的后代樂尊育進人太醫院,當過吏目。他立志提高中藥的質量,于是就在前門外打磨廠開辦了一家制藥作坊,后來又將“樂家老鋪”改名“同仁堂”。
樂尊育的兒子樂梧崗在康熙十四年鄉試落第,于是繼承父業在大柵欄開辦同仁堂藥店。同仁堂前邊是店,后邊是作坊,自制自賣。由于同仁堂一向注重藥材的質量,信守“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承諾,同仁堂的中成藥在市面上一向聲譽很高,像治療乙型腦炎的安宮牛黃丸,治療半身不遂的再造丸,治療筋骨麻木的大活絡丹,治療關節炎的虎骨酒,治療中風不語、口眼歪斜的蘇合香丸,治療高燒不退的紫雪散,治療痰火內發的牛黃清心丸,治療婦女不孕癥的女金丹,治療神志昏迷的局方至寶丹,治療神經衰弱的參茸衛生丸,被稱為同仁堂的十大王牌。同仁堂生產的中成藥有4O0多種,大部分都經過反復實驗,配方合理,劑量合適,有明顯的療效。同仁堂對藥材的質量要求很嚴,早年間所有的藥材都從河北安國縣的藥材市場上購買,后來也由北京的四大藥行供貨。藥材商們總是把最好的藥材賣給同仁堂。在安國的全國最大的藥材市場上,藥材商們都要等同仁堂來人后才開市,因為同仁堂的收購量大,出價高。對一些珍貴藥材例如人參、麝香,同仁堂還派出專人去產地采購。
中藥的制作是很麻煩的,像蜜丸的制作需要經過蒸、炒、煅、燙、制、浸、霜凍等四十多道工序。有些成藥制成后還要放上幾年,使燥氣減少后才能出售,這樣一來必然占壓了資金,但卻提高了藥物的療效。
從清雍正元年開始,同仁堂就開始專門為清宮御藥房提供中藥了,連皇帝、后妃吃的藥也是同仁堂制作的,這樣同仁堂就從經費上獲得了朝廷的大力支持,有時清宮一次撥給同仁堂的經費就夠用上幾年的。同仁堂多次為宮內辦藥,都要先由太醫院奏明皇帝,再下圣旨到全國各地,命令各地將上好的藥材上貢送到北京。同仁堂還常常打著朝廷的旗號到處收購上等藥材,使其他藥店在競爭中處于劣勢。
由于同仁堂的名氣大,外地的一些商人也將自家藥店改名“同仁堂”,為此在咸豐、同治年間,官府特地下告示,聲稱對冒同仁堂之名開辦藥店者一律治罪。也確實有藥店因此事被查封,店主被游街示眾三天。在沒有經濟法的舊時代,官府為一家商店如此興師動眾,可以說是十分少見的。
同仁堂的第十代傳人樂印川在咸豐年間還捐了四品銜的候補道,后來又捐得從二品典封,任軍機引見,受賞頂戴花翎,使同仁堂官商的地位更加牢固。為了獲得社會輿論的贊譽,同仁堂十分注重開展各種公關活動,樹立樂善好施的企業文化形象。例如每當京城會試期間,同仁堂總要向應考舉子贈送四季應時藥品,這些舉子考中后做了大官,自然少不了照顧同仁堂的買賣,或為同仁堂提供特權,或為同仁堂介紹主顧。北京城里許多王府把記帳本留在同仁堂,由同仁堂負責向府內供應中藥,到年底結帳。每年冬天,同仁堂都要開辦粥廠,使那些饑寒交迫的貧民勉強能夠糊口。此外同仁堂還要施舍棉衣給那些衣不蔽體的窮人。每年夏天同仁堂則向窮人發放一些治療預防中暑的藥。同仁堂舉辦的這些慈善事業,是從藥店經營的利潤中提取的,據說能占到利潤的三分之一。盡管這些舉措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窮人的生活狀況,但是這種疏財濟貧的義舉畢竟是值得稱道的。
1900年八國聯軍人侵北京期間,大柵欄地區的一場大火將同仁堂鋪面的前庭燒毀,家具和珍貴的醫書也被燒毀,一些侵略軍官兵常到店中騷擾勒索,使同仁堂的損失很大,后來經樂印川妻子許氏的努力,使同仁堂逐漸得到恢復。
1907年許氏病逝后,同仁堂由樂印川的四個兒子共管,同仁堂的職工也分為四派,實行寄賣制與四派之間的矛盾使同仁堂的經營管理逐步陷于混亂。后來經四人商量,決定各人在外邊自立門戶,可以用“樂家老鋪”的招牌,但不能用“同仁堂”的字號。于是,樂家人開設的分號遍布全國,像樂仁堂、沛仁堂、濟仁堂、達仁堂、宏濟堂、頤齡堂,最后竟達3O多家,自相競爭的結果,使同仁堂老店的經營狀況越發艱難。
北京淪陷期間,日本商人也想染指同仁堂。他們派人向樂家提出人股的要求,樂家人花了很多錢找權貴疏通,總算躲過了一場災禍??箲饎倮?,元氣尚未恢復,同仁堂又在金圓券急劇貶值的風波中損失慘重。庫存的珍貴藥材虧損殆盡,無力支付職工工資。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同仁堂才獲得新生,藥店翻修一新,擁有三家藥廠,成為北京最大的中藥店,全國四大藥店之一。同仁堂的中成藥遠銷到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享有很高的聲譽
作為一個南京人必答題:
南京同仁堂前身為“北平同仁堂京都樂家老鋪南京分號”,是同仁堂樂氏家族第十三代嫡傳樂篤周于1926年受命籌備、1929年正式成立的。同年分號又開設了“南京同仁堂支號”、35年開設中央商場“南京同仁堂支店”等。此分號一直按照北京同仁堂的要求進行經營活動,管理要求與北同一脈相承,缺少人手有時會從北京抽調。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南京同仁堂與北同一樣,開始了公私合營的步伐,并于1955年完成改制。當年,生產中成藥44個品種,約占南京市中成藥生產的98%。
1995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貿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
2006年,南京同仁堂的樂家老鋪及圖形商標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全國第一批“中華老字號”。
2009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南京同仁堂有不少成藥還是相當不錯的,如果我沒記錯,它的安宮牛黃丸和北京同仁堂一樣是特批可以使用天然牛角和麝香的。另外它還有一些北同沒有的藥,比如1972-1975年間研制的排石顆粒療效顯著,一直是拳頭產品。
不過缺點是成藥種類不夠豐富,不少北同有的成藥它們沒有。再有就是分店不多,南京就幾家,更別說其他城市了。
至于貼牌賣的各種所謂養生產品,我個人認為基本全是假的,哈哈
如果題主吸煙,咽喉干癢,干咳,痰少或者沒痰??梢栽囋囃侍玫酿B陰清肺丸。我是經常吃這個的。不過有痰的別吃。會讓痰更多。
關于這方面的用藥,能說的還很多,二陳丸也有成藥,這個是燥濕化痰,痰多,痰白,咳嗽的可以吃。記住那三點,黃痰別吃。
根據我那個4s店原中醫黑的朋友反饋,右歸丸對腰膝酸軟效果很好,對腹瀉沒效果。我建議他加四神丸,不過他還有淘寶的姜茶,吃完再換。
對于查了腸鏡,胃鏡加各種驗血等,然后沒毛病,就是習慣性腹瀉的人來說,淘寶的姜茶可以管用,但不一定對證,而且,停了,就復發。
總體來說,我覺得同仁堂的成藥還是不錯的,不過我一般自己開湯藥吃。
由來:同仁堂名字是由創始人樂顯揚親自擬定,“同仁”語出《易經》,意為:“無論親疏遠近,一視同仁?!边@句話的意思是和同與人,寬廣無私,應天時行,有無論遠近親疏均一視同仁的意思。樂顯揚認為,“可以養生、可以濟世者,惟醫藥為最?!薄巴省倍挚梢悦妹?,吾喜其公而雅,需志之。
同仁堂名字由來的另一種說法是,少年康熙曾得過一場怪病,全身紅疹,奇癢無比,宮中御醫束手無策,康熙心情抑郁,微服出宮散心,信步走進一家小藥鋪,藥鋪郎中只開了便宜的大黃,囑咐泡水沐浴,康熙按照囑咐,如法沐浴,迅速好轉,不過三日便痊愈了。
為了感謝郎中,康熙寫下“同修仁德,濟世養生”,并送給他一座大藥堂,起名“同仁堂”。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國有獨資企業。目前已形成六個二級集團、三個院、五個直屬子公司的主體架構。六個二級集團(含三個上市公司)為:股份集團、科技發展集團、國藥(香港)集團、健康藥業集團、商業投資集團、藥材參茸投資集團;
三個院為:研究院、中醫醫院、教育學院;五個直屬子公司為:制藥公司、投資公司、生物制品公司、文化傳媒公司、中藥配方顆粒投資公司。涵蓋現代制藥業、零售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塊。企業的發展定位是“打造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以中醫中藥為核心的健康產業集團”。
同仁堂十大子公司分別為: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香港)國藥有限公司、同仁堂健康藥業集團、同仁堂商業投資集團、藥材參茸投資集團、同仁堂制藥公司、同仁堂麥爾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中藥配方顆粒投資公司、北京同仁堂國際有限公司。
1992年7月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組建成立,2000年5月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實現了國內首家A股分拆成功上市。五月成立了同仁堂麥爾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始了向生物工程領域的初步探索。
2000年10月在香港成立了同仁堂和記(香港)藥業發展有限公司,為同仁堂產品進入國際主流市場邁出了關鍵一步。2010年7月由北京市政府授權的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揭牌。這標志著同仁堂實現了規范化的公司制的轉變,也是體制上的一次重大變革。
目前,同仁堂已經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兩大基地、兩個院、兩個中心的“ 1032工程”。橫跨現代制藥工業、零售醫藥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塊,同仁堂的宗旨是以現代中藥為核心,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國際馳名的中醫藥集團,全面提升同仁堂現有的生產經營及管理水平。
北京同仁堂藥店總店地址為:北京市崇安區人民中路。
擴展資料
北京來同仁堂自是全國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創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開zd始供奉御藥,歷經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歷代同仁堂人始終恪守"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造就了制藥過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嚴細精神,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
4006061669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市政府授權經營國有資百產的國有獨資公司。同仁堂始創于1669年,至今已有345年的歷史。
北京同仁堂始終堅持“以現代度中藥為核心,發展生命健康產業,成為國際知名的現代中醫藥集團”的發展戰略,以“做長、做強、做大”為方針,以創新引領、科技興企為己任,形成了現代制藥業、零售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塊,構建了六個二級集團、三個院和兩個儲備單位的企業架構,目前擁有三家上市公司。
是的。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樂家第十三代傳人樂松生由職工代表推舉為北京同仁堂經理。1954年由樂松
生先生帶頭向國家遞交公私合營申請書,同仁堂成為公私合營企業。1955年樂松生先生選為北京市
副市長,當選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1966年同仁堂成為全民所有制的國有企業。1992年中
國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成立,公司以生產、銷售中藥為主導,集產供銷、科工貿于一體,成為國有
大型一類企業。1997年北京同仁堂集團獨家投資成立同仁堂股份公司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0年同仁堂股份公司投資成立同仁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香港創業板上市,股份制改革為同仁堂
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擴展資料:
2000年9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同仁堂集團公司改制,成立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
為以資本和產品為紐帶與所投資的企業構建母子公司體制。在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整體框架下
形成10大公司、兩大基地、兩個院和兩個中心的產業布局。10大公司包括6個生產型公司是北京同仁
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藥材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健康
藥業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制藥工業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國藥公司;兩個投資公司是北京同仁堂
和黃醫藥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商業投資有限公司;一個科技研發公司是北京中研同仁堂研發
有限公司;一個北京同仁堂國際有限公司;兩個院是同仁堂研究院、同仁堂中醫院;兩個基地是同
仁堂股份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司分別在亦莊的生產基地;兩個中心是同仁堂培訓中心、同仁堂信息
中心。
同仁堂始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知,創建人樂顯揚。
樂顯揚,號尊育,祖籍浙江寧波,他把行醫賣藥作為一種養生濟世效力于社會的最高追求事業,他說:“可以養生、可以濟世者,惟醫藥為最?!睒凤@揚于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創辦同仁堂藥室。
同仁堂自1723年開始供奉御藥,歷道經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歷代同仁堂人始終恪守“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造就了制藥過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嚴細精神。